“太子爷,可是要出兵?”吴襄眉头微皱,“秋粮还没收齐......东南也不大安稳啊!”
由秋收引发的矛盾不仅存在于湖广,也一样存在于东南。
而东南的“秋收矛盾”和湖广又有所不同。湖广的矛盾还比较简单,就是绅佃矛盾。而东南这边就复杂了......绅佃矛盾当然也有,此外还有官绅矛盾、南北矛盾和主奴矛盾。
其中官绅矛盾是因为朱慈烺的朝廷严查军屯、官田引起的!对于侵占军屯、官田的东南士绅们而言,朱慈烺的这个做法就是在没收他们的财产啊!
南北矛盾也因为朱慈烺而起,主要是因为跟随他的北人集团获得了大量东南的土地——在东南的士大夫地主们看来,这些粗鄙的北方军事地主,就是朱慈烺的流寇啊!
而主奴矛盾,其实也和朱慈烺有点关系。他为了征商税、查官田,强力打压东南的绅权。通过强化州县官府剥夺了一部分士绅治理乡村的权力,也让没有参与到“强化州县官府”行动中的地方士绅威武大大受损。
而东南的绅权,又是借助威望实现对民众的统治的。
在绅权的威信受到严重打击后,受压迫最重的奴婢阶层,已经开始蠢蠢欲动。
这几个月间,朱大太子已经接到了不少地方州县上报的“奴变”事件了。
“等不得了......”朱慈烺摇摇头,“武昌不能有失,湖广......更不能落在李自成手中!如果他真在湖广站稳了,咱们想收复就难了。
而且计口授田之后,卖到江南来的湖广米粮就会大大减少!”
计口授田会严重打击农村的商业活动,因为大部分地主都兼营商业,农村的商人和地主其实是一体的。李自成一旦在湖广计口授田,湖广的商人和地主一定会遭到沉重打击。原本遍布湖广的商业网络也会消失!
另外,得到授田的小农户对于东南的丝绸、瓷器、茶叶和其他手工业品又有多大的需求?
没有这些需求,他们又为什么要出售能够活人的口粮?
“太子爷,”魏藻德摇摇头,“现在东南形势不稳,您最好还是派遣大将出征吧!”
“谁能走这一遭?”朱慈烺皱眉问。
“成国公如何?”吴襄推荐了朱纯臣,“他在凤阳打得还不错。”
“还是从山东调李若琏回来吧。”李岩推荐了李若琏。
这两个家伙能行?
朱慈烺的核心集团最大的一个弱点,就是没有几个能够独挡一面的大将。吴襄和李岩也许有这个能力......可是朱慈烺需要李岩为自己出谋划策,同时又得防着吴家势力膨胀。
毕竟现在已经有一个大清平西大将军王兼镶绿旗旗主王爷吴三桂了......
“还是本宫亲征!”朱慈烺想了想,“南京这边还是拜托首辅和老泰山了。”
吴襄问:“出兵多少?”
“陆军先出一个师......再加强两个三磅炮连,两个红夷大炮连。”朱慈烺说,“另外,长江水师主力要出动!”
陆军一个师就是一万四五千人,长江水师出主力的话,差不多也是一万四五千,加一块就是三万人。
魏藻德问:“那皇上去不去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