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18黄金屋

繁体版 简体版
1818黄金屋 > 洪荒圣贤 > 佛教

佛教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北传的佛教分陆路和海路两条线进行。陆路经西北印度和西域诸国古丝绸之路传入中国(印度大月氏贵霜皇朝等时代,其势力范围曾直接覆盖到西域诸地,与中国西部边境接壤),另一路由海路直接传入中国南方,如达摩,真谛等大祖师,均从海路直接来到中国在广州登陆后北上。

印度大陆的声闻佛教和菩萨乘佛教是同时传入东土的。除大乘经典外,中国现存的印度大陆各部派的声闻乘经典也很丰富。达摩祖师西来,曾赞叹“东土汉地,好一派大乘气象!”由于中华文化的社会环境和人文根性,汉传佛教主流为菩萨乘佛教(又称大乘佛教),声闻佛教在汉地一直不如菩萨乘佛教被接受和流行,尤其到后代,“汉传佛教”几乎成了大乘佛教的代名词。由于汉传佛教所使用的语言是以汉语为主,故也称为“汉语系佛教”。

公元前后,佛教就已正式传入中国。与印度的文化传统不同,佛教一传入中国即开始的佛典翻译事业,是以皇室官方组织高僧,严谨制度下的书面系统翻译。随着汉明帝打开官方迎请佛教的大门,随后数百年间,天竺西域与中原两地传经、取经之高僧络绎不绝,如鸠摩罗什、真谛、法显等祖师菩萨。到了唐朝的玄奘法师遍参天竺数十国取经,并在大小乘各派均取得最高成就圆满归唐后,印度佛教大小乘各部派的主要经典之后都渐翻译到了汉地。此时的东土,各大宗派纷纷成熟,高僧辈出,证者无数,从教理研释证悟到民间百姓的广泛传弘,大乘佛教在中国的辉煌实践与隋唐盛世交相辉映。世界佛教的中心也渐转移到了中国,并进而传播影响到日本、韩国、越南、新加坡及我国的西藏等地。佛教至此成为世界性宗教。而印度佛教此后则日趋没落而消亡了。中国翻译收藏的佛教典藏是最全面、系统和完整的。

藏传

藏传佛教的戒律体系是真实的佛教体系,比丘、比丘尼、居士瑜伽士等戒律一应俱全。藏传佛教有两层含义:一是指在藏族地区形成和经藏族地区传播并影响其他地区(如蒙古、锡金、不丹等地)的佛教;二是指用藏文、藏语传播的佛教,如蒙古、纳西、裕固、土族等民族即使有自己的语言或文字,但讲授、辩理、念诵和写作仍用藏语和藏文,故又称“藏语系佛教”。

南传

上座部佛教,巴利语theravada。thera,意为长老,上座;vada,意为说,论,学说,学派,宗派,部派。上座部佛教又称南传佛教、巴利语系佛教。我国云南傣族等少数民族佛教,属巴利语系,亦即南传的上座部佛教,但是也有自己的民族特色;它和汉传佛教、藏传佛教在教义上有很大的不同。参考:傣族佛教。

1、此系佛教传承了佛教中“上座部佛教”的系统,遵照佛陀以及声闻圣弟子们的言教和行持过修行生活,故称“上座部佛教”。

2、上座部佛教是由印度本土向南传到斯里兰卡(srilanka,锡兰)、缅甸等地而形成的佛教体系,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印度之南,故称“南传佛教”。又或因其主要流传于东南亚、南亚一带地区,故也称为“南方佛教”。

3、上座部佛教所传诵的三藏经典使用的语言属于巴利语,所以也称为“巴利语系佛教”、“巴利佛教”。

佛教给予士大夫的不仅有超逸的处世态度,也有无私无畏的精神境界。突出自性的禅宗激发人自立自强,以佛禅心性论为主导,就会促生不惜牺牲的精神、不畏强权的坚定信念。再加上禅家讲随缘任运、处处是禅,那么又何必逃避社会责任呢?所以宋代大慧宗杲禅师就提倡以“忠义之心”入世,欲激励人们救国家于危难之中,很多士大夫因此与之交游。明末黄端伯是崇祯年进士,平素精修禅学,在清兵破南京城后面对威逼利诱不降被杀,他曾作偈曰:“觌面绝商量,独露金刚王。若问安生处,刀山是道场。”

清末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有深厚佛学修养,他的《仁学》一书,正体现出以佛法求世法、经世致用,积极入世的佛学思想。在他看来,佛教积极入世、普渡众生的精神与“孔孟救世之深心”是一致的。“度众生外无佛法”。谭嗣同最终因参加社会革命而慷慨就义,他是怀着佛教舍身救世的无畏精神慷慨赴死的——慈禧将光绪帝囚禁于瀛台,并下令搜捕维新派的时候。康有为、梁启超先后逃走。这时有人劝谭嗣同也赶快离开,但他态度十分镇静,回答说:“各国变法,无不从流血而成,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,此国之不昌也。有之,请自嗣同始。”诚如梁启超所说:“然真学佛而真能赴以积极精神者,谭嗣同外,殆未易一二见焉。

世界观

法界一界是佛教了义的世界观。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,譬如数学家能如实看清几何体形状,有些人就是看一辈子也看不清;又譬如色盲的人无法看清色盲测试图。所以同一法界,不同的人所见是不同的。正如《佛说不增不减经》所开示:“舍利弗,一切愚痴凡夫不如实知一法界故,不如实见一法界故起邪见心,谓众生界增,众生界减。舍利弗,如来在世,我诸弟子不起此见。若我灭后过五百岁,多有众生愚无智慧,于佛法中虽除须发,服三法衣,现沙门像,然其内无沙门德行。如是等辈,实非沙门自谓沙门,非佛弟子谓佛弟子,而自说言:‘我是沙门真佛弟子。’如是等人起增减见。何以故?此诸众生以依如来不了义经,无慧眼故”

与魔斗义

永嘉大师云:“圆顿教。没人情。有疑不决直须争。”和迷信违背科学者争,一定往生净土,诸佛菩萨必来迎,契合佛心故。譬如和上帝斗的布鲁诺菩萨。这就是我佛教的净土法门。菩萨行,净人间,与一切迷信者斗其乐无穷。正如《殊胜具戒经》所说:“尔时佛告诸善男子言。汝善男子。应共魔斗寻求圣位。若修行菩萨。成熟众生之时。先共邪魔斗战。令其变化相应善行。不求余师。是为法行!”

平等义

宝积经:“文殊师利言。善男子。若法不增不减是名圆满。云何圆满。若于诸法不能了知则生分别。若能了知则无分别。若无分别则无增减。若无增减此则平等。”

无业无报义

大士。仁今已造极猛恶业。欲害如是天人大师。是业若熟当于何受。时文殊师利告舍利弗言。如是大德如汝所说。我今唯能造作如是极重恶业。而实不知于何处受。然舍利弗。如吾见者。当若化人幻业熟时我如斯受。所以者何。彼幻化人无心分别无有念想。一切诸法皆幻化故。又舍利弗。我今问汝随汝意答。于意云何。如汝意者实见剑耶。舍利弗言不也。文殊师利曰。又定见彼恶业可得耶。舍利弗言不也。文殊师利曰。又定见彼受果报耶。舍利弗言不也。文殊师利言。如是舍利弗。彼剑既无复无业报。谁造斯业谁受报者。而反问我受报处乎。舍利弗言。大士。以何义故复如是说。文殊师利言。如我所见。实无有法业报熟者。所以者何。一切诸法无业无报。无业报熟故

无报恩义

尔时善住意天子。复白文殊师利言。大士。希有希有。今日乃能宣说如是甚深义处。我于大士以何报恩。文殊师利言。天子。汝莫报恩。善住意言。大士。我今云何得不报也。文殊师利言。天子。汝莫报恩。所以者何。天子。汝能如是不报恩者。即为报也。善住意言。大士。仁今宁可无报恩乎。文殊师利言。天子。如是如是。我不报恩亦非不报。善住意言。大士。仁以何义更作是说。文殊师利言。天子。凡愚之人造种种法。起种种见。行种种行。以作如是种种见行。是故念言我当报恩。天子。此非正行善男子也。其有正行善男子者。乃至无有少作。或作不作。彼终不言我念报恩。又复天子。不报恩者。如佛世尊宣说平等。谓一切法悉无所作。无有作处。皆入平等。无有转还。亦无超越。非自非他。无作不作。是故我为无报恩也。

佛身即法身

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、梵行品第八之六中有经文:“见佛性者。非众生也。”大般涅槃经卷第四、如来性品第四之一中佛说:“我已久住是大涅槃种种示现神通变化。于此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百亿阎浮提种种示现。如首楞严经中广说。我于三千大千世界或阎浮提示现涅槃。亦不毕竟取于涅槃。或阎浮提示入母胎令其父母生我子想。而我此身毕竟不从**和合而得生也。我已久从无量劫来离于**。我今此身即是法身。随顺世间示现入胎。善男子。此阎浮提林微尼园。示现从母摩耶而生。生已即能东行七步唱如是言:我于人天阿修罗中最尊、最上。父母人天见已惊喜生希有心。而诸人等谓是婴儿。而我此身无量劫来久离是法。如来身者即是法身。非是肉血筋脉骨髓之所成立。

婴儿走七步

随顺世间众生法故示为婴儿。南行七步示现:欲为无量众生作上福田。西行七步示现:生尽永断老死,是最后身。北行七步示现:已度诸有生死。东行七步示:为众生而作导首。四维七步示现:断灭种种烦恼、四魔种性。成于如来应正遍知。上行七步示现:不为不净之物之所染污,犹如虚空。下行七步示现:法雨灭地狱火。令彼众生受安隐乐。毁禁戒者示作霜雹。

出家降魔

我于阎浮提示现出家受具足戒,精勤修道。得须陀洹果、斯陀含果、阿那含果、阿罗汉果。众人皆谓是阿罗汉果易得不难。然我已于无量劫中成阿罗汉果。为欲度脱诸众生故,坐于道场菩提树下,以草为座,摧伏众魔。众皆谓我:始于道场菩提树下,降伏魔官。然我已于无量劫中久降伏已。为欲降伏刚强众生故现是化。

随顺世法

我又示现大小便利,出息入息。众皆谓我有大小便利、出息入息。然我是身,所得果报,悉无如是大小便利、出入息等。随顺世间故示如是。我又示现受人信施。然我是身都无饥渴。随顺世法故示如是。我又示同诸众生故,现有睡眠。然我已于无量劫中。具足无上深妙智慧远离三有。进止威仪。头痛、腹痛、背痛、木枪、洗足、洗手、洗面、漱口、嚼杨枝等。众皆谓我有如是事。然我此身都无此事。我足清净犹如莲花。口气净洁、如优钵罗香。一切众生谓我是人、我实非人。我又示现受粪扫衣,浣濯缝打。然我久已不须是衣。众人皆谓:罗睺罗者是我之子。输头檀王是我之父。摩耶夫人是我之母。处在世间受诸快乐。离如是事出家学道。众人复言:是王太子瞿昙大姓。远离世乐,求出世法。然我久离世间**。如是等事悉是示现。一切众生咸谓是人,然我实非。

在史籍《周书异记》中记载,周昭王二十六年甲寅岁四月八日这一天,皇城洛邑附近的江河泉池,又是涨水,又是涌泉,江河之水溢出河床,山川、宫殿全部震动,一道五色光贯入到昭王太微宫中。接着天空变成青红色,城中香气四溢。昭王问群臣:这种现象是什么征兆?当时的太史叫苏由,苏由向昭王解释说:这是上天降下的祥瑞,与本朝并无干系,此乃西方有大圣人降生,且这圣人所教化的道法将在千年之后传来吾国土。昭王听罢,命人将这件事情刻在石碑上以作记载,并埋于王城南郊。

东汉明帝永平三年(当时皇帝的年号叫永平,在第三年的时候),这一年是庚申,汉明帝作了一个梦,梦见有一个金人,这个金人头顶上,有一种光,这光是一种圆的光。他从空中飞来,飞到汉明帝所住的殿。第二天汉明帝就问这些文武百官,这时有个太史叫傅毅对皇帝说:‘我听说在西印度有一种神,一般人给这个神起个名字叫‘佛’,现在陛下您所梦见的,一定就是佛了!’这时候有个博士叫王遵,也向皇帝说,周朝留下一部书,这书叫《异记》,有什么奇怪特异的事情,都在这书上记载着。这书记载什么呢?在周书上说佛诞生于周昭王二十六年,这一年叫甲寅。这时候江河泛溢,江啊、河啊,水都涨了,流到河外边去了;大地也都震动了。这是佛出生的时候,有江河泛溢,大地震动的瑞相。又有五色光,在天上有个太微星,五色的祥光,就贯这太微星。当时有个太史,(太史就是管天文学的,也是管算数的。)他的名字叫苏由。他用《易经》来占卦,一占就占到乾卦,得到九五,乾卦九五是‘飞龙在天’。得这一卦,他就知道这是西方有大圣人出世。在印度,这个圣人传一种教法,这种教法在一千年以后,就会传到中国来,这是太史苏由占算的结果。

这时候,周昭王就命令人把这事情刻在石头上,记载下来,并将这石头埋在城南边的一个地方,预备将来看看是不是会这样子,一千年以后是不是那种教法会传到中国来?

后来在周穆王的时候,天地又都震动了,有白虹十二,十二道白虹,就是《楞严经》上虹霓那个虹。白色的虹贯日,白天有这么十二道白虹贯者太阳。佛圆寂的时候,虽在印度,但中国也都看见了。所以佛出世,这不是偶然的。佛在印度出世,中国江、河都泛滥了,水很大的,所有大地都震动了。佛圆寂的时候,在天上又有十二道白虹贯日,当时有个太史叫扈多,他又用《易经》来占算,他知道这是西方印度的大圣人入灭了。周昭王二十六年,岁次甲寅出生的大圣人,现在入涅盘了,这是佛的出生和入灭,虽然印度离中国这么远,但是中国也都知道,中国人当时也有会算数的,都知道这情形。

从周穆王到后汉明帝时,大约有一千年左右了,所以汉明帝作梦,梦见佛。在永平七年的时候,这一年的岁次是甲子。皇帝就命令蔡愔和秦景、王遵三人带着十八个人,到印度去求佛法。在中印度就遇到迦叶摩腾和竺法兰,他们两位就和蔡愔、秦景、王遵回到中国来,这时候是永平十年了。因为他们来的时候用白马驮经,所以汉明帝就造一个白马寺,他们回来的这一年叫丁卯。

等到永平十四年五月一日,就有中国五岳山(编按:五岳山是东岳泰山、西岳华山、南岳衡山、北岳恒山、中岳嵩山)的道士来障碍佛教,这就是前面讲的把经烧了,结果道教的经都给烧了,佛教的经没有烧,佛的舍利就放五色的光,到空中结成好像一个伞盖似的,罩着所有的大众,大众见到这情形,就都相信佛教了。——宣化上人开示《佛说四十二章经浅释》1974

《列子·仲尼篇》云:“太宰问孔子曰:夫子圣者欤。孔子曰:某勿敢。又问曰:三皇五帝。孔子又不答。太宰骇然曰:然则谁为圣者。孔子动容而言曰:西方有大圣人,不治而不乱,不化而自行,不言而自信,荡荡乎民无能名焉”。

此西方之大圣,即指佛陀。

在中国除了熟悉的汉语系佛教、藏语系佛教、巴利语系佛教还有鲜为人知的回鹘语系佛教。除了印度诸语(首先是梵语,还有犍陀罗俗语)之外,把佛教由中亚向东亚推进的主力。他们对古突厥、回鹘人产生影响的时间都早于汉传佛教......</dd>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